额间∶赤色主心经有热,烦躁惊悸,若饮水或叫哭,属本经实热,用泻心散以清心火;微赤困卧惊悸,热渴饮汤,属虚热,用秘旨安神丸以生心血;青黑主惊风,腹痛或螈啼叫,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、柴胡、钩藤钩补脾肝;青黑主心腹作痛,此寒水乘心,用益黄散;微黄左脸青或兼赤,主肝经风热,项强顿闷,目札螈,用柴胡清肝散。盖阴血生于脾土,宜四君子、当归、酸枣仁。
后因惊复作,微搐顿闷,此肝脾气血虚也,用四君子加芎、归、钩藤钩而愈。若乳下婴儿,当兼治其母,仍参一小儿夜间发热,天明如故,或小腹作痛,饮食少思,面色痿黄,热时面赤,不时饮食,此食积所致,用下积丸,治之而消。
温热者手体微热,热不已则发惊搐。吐痰不止,脾肺气虚,不能摄涎也。
若肝经风火相搏,抽搐目,筋急痰盛者,当用四物汤以生肝血,加钩藤钩、山栀以清肝火,更用四君子以补脾,六味丸以滋肾。升麻汤治脾脏咳,咳而右胁下痛,痛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涎。
余谓∶此脾胃复伤而虚甚也。一小儿忽腰背反张,服治惊之药后,不时举发,面色黄白,肢体甚倦。
有因惊风,过服祛风燥血之药而致者;有因吐泻,内亡津液而致者;及禀父肾阴不足,不能生肝者,治各审之。 用二陈加桑皮、杏仁、桔梗治之将愈,自用发散降火之剂,风痰不退,发热益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