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脉浮,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数则为热,为阳盛,主上焦热聚成毒,或热聚肺成痈。
左脉候身之左,右脉候身之右。如外虽烦热,而脉见微弱者,必虚火也。
时作时止者,痰因火动。下部在一尺之内,故名为尺;上部在一寸之内,故名为寸;中部为上下交界之处,阴阳出入之所,故名之曰关也。
若胁下痞硬,去大枣,加牡蛎四两。若不与尿同出者,乃从精窍出也。
外因于天,内因于人。滑主多痰,弦主留饮。
虽《经》有言邪在小肠,连睾系,属于脊,贯肝肺,络心系,气盛厥逆,上冲肠胃,熏肝,散于肓,结于脐,取之肓原以散之,刺太阴以平之,取厥阴以下之,取巨虚下以去之。与皮毛相得曰浮,按之至骨曰沉,中则在浮沉之间,上下即寸与尺,此概两手六部而言也;左右,左手、右手也,是谓七诊。